阅读历史

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议事

作品: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作者:卷毛狗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6-20 20:47|
    其他大臣出殿后,钦宗下了龙椅,来到李纲身前,对李刚说道:“卿为汴京留守,对确保汴京不失,究竟有是多少把握?”李纲见问,回奏道:“回奏圣上。只要圣上留在京师,百姓军民备受鼓舞,汴京便固若金汤。臣请圣上安心。”钦宗闻奏,点头道:“很好!汴京防卫乃重中之重,不可有丝毫闪失。朕且问卿,天下勤王之师,现在哪里?几日内能赶到汴京?”李纲答道:“回圣上。臣已派人催促西军、南军迅速驰援汴京。据报,西军已过了渑池,正在向汴京赶来,二日内即刻抵达;只是南军情况,尚不得知。”

    钦宗闻听到西军已过渑池,二日内即刻抵达汴京,心中大慰,高兴地说道:“只要西军能及时赶到,朕就放心了;至于南军,稍晚些赶来,也无大碍。”李纲回道:“圣上所言极是。种师道、姚平仲等西军将领,皆能征惯战之人。西军兵马,久居西北,担负固边重任,多有战事,战力强大,抵御金军,应该不是问题。”钦宗遂又问道:“金军现在是什么情况?”李纲弯腰稟道:“回奏圣上。金军东路军6万余众,在完颜宗望率领下,已抵达边境北郊。金军西路军12万余众,被晋阳守将王稟等人阻止,无法南下。圣上,等西军赶到后,朝廷大军即刻主动出击,驱逐金寇。”钦宗仍旧不放心地问道:“金军东路军兵临汴京北郊,朝廷兵马如何迎对?”李纲答道:“汴京城防指挥使刘延庆统筹汴京兵马,已派汴京城防特别助理燕青将军率兵出城,排兵布阵,迎战金军。”钦宗闻奏,吃惊地问道:“燕青将军?哪个燕青将军?朕何时任命过汴京城防特别助理?”

    钦宗对燕青的情况一无所知。李纲见说,赶忙跪伏于地。钦宗见状,心里更奇,忙道:“卿莫要多礼,快快平身,速将情况告知与朕。”李纲爬起身来,对钦宗一拜,说道:“启奏圣上。臣所说的燕青,乃被朝廷招安了的梁山好汉浪子燕青。”钦宗吃惊的说道:“梁山兵马被招安后,南下江南,征剿方贼,死伤众多,十中仅存一二,所剩将领,朝廷均已给予赐封,现在各地为官为将,朕怎未听说过浪子燕青是何人?被封了什么官职?”

    李纲禀告道:“启奏圣上,浪子燕青乃梁山中排名第三十六位的好汉,上应天巧星,武功相当的了得。征剿方腊时,燕青将军深入方贼大内,配合大军攻占了帮源垌,擒获了贼首方蜡,功不可没。大军凯旋途中,那燕青因无羁放荡惯了的缘故,不愿接受朝廷赐封,于半途中不辞而别,不知去处,故此未受朝廷赐封。”

    钦宗见说,又道:“既是不愿接受朝廷赐封,与半途中不辞而别,不知去处,现如今如何又到了汴京?如何成为了汴京防卫特别助理?”

    那钦宗久为太子,只好佛教,兴趣爱好和徽宗赵佶格格不入,也不甚关心朝中事务,徽宗赵佶也不喜太子赵桓,朝中事务从来也不召集赵桓入殿听政,故此对燕青的情况,钦宗赵桓知之甚少。李纲见状,只好详细奏道:“启奏圣上。燕青与明妃娘娘乃义姐弟关系,太上皇曾结识与燕青,赐封其为侍卫,专门护卫明妃娘娘。因金军进犯,燕青担忧明妃娘娘的安全,随从归隐地来到汴京,潜入杏花楼,以司保护明妃娘娘。开封府牧张叔夜也因担忧明妃娘娘安危,派御林军把守杏花楼。御林军尉官王玉明发现杏花楼中有陌生男子,遂进楼查问,因言语粗鲁,且威逼明妃娘娘为其弹琴唱曲,被燕将军打将出杏花楼。开封府牧张叔夜得报,赶往杏花楼,方知晓陌生男子乃是燕将军,遂将燕将军带至臣处。启奏圣上,金军兵临城下,正值朝廷用人之时,臣考虑到燕将军武功高强,久经沙场,忠君报国,遂命其为臣之特别助理,协助城防指挥使刘延庆防卫汴京。”

    钦宗闻奏,大喜。

    李纲望钦宗一拜道:“臣未及时禀告情况,还望圣上恕罪。”

    钦宗笑道:“甚好!甚好!卿何罪之有?卿做得很好!当大大褒奖。”

    李纲弯腰答道:“多谢圣上。”

    钦宗随即脸色又严峻下来。

    李纲见状,心中一紧,赶忙肃立,望着钦宗。

    钦宗道:“那李师师原本烟尘女子,太上皇天性放荡,不内敛,赐封她为明妃,以致朝纲败坏,乃有今日之危局。她有甚的功劳?反倒被保护起来了!朕本欲撤减了她,赶出京师,又碍于太上皇颜面,未予追究。朕且问你,那李师师现在是什么情况?”

    “启奏圣上!”李纲回道:“据开封府牧张大人相告,他原本要将李明妃接至开封府保护起来,因李明妃欲在杏花楼中等待太上皇亳州进香归来,不肯移居开封府,张大人遂令御林军驻开封府提辖王江率兵士500余人,驻扎杏花楼,保护李明妃。”

    钦宗哼了声道:“精兵强将原本该用于京师城防,却去保卫李师师去了,成何体统!朕知道,那开封府牧张叔夜,乃忠良之士,对太上皇尤其忠诚。臣子之忠心,应当褒奖。既是张叔夜派人去保护了,就让保护去吧,卿只管做好汴京城防便是,确保汴京安全。”

    李纲弯腰答道:“臣谨遵圣旨。”

    关于皇室家事,李刚知道,做臣子的不好参与,也不便多言,遂望着钦宗又是一拜,说道:“启奏圣上,臣就此告退。”

    钦宗摆了摆手道:“卿先莫急着告退,朕正有要事要告诉卿。”钦宗说着,又回到龙椅上,拿起陈东的上书,看着李纲说道:“太学生陈东上书,卿可知是为了甚事?”

    陈东上书前,曾去了李纲的汴京留守府,当面请求李纲谏劾蔡京等人。李纲因汴京城防为重中之重,不能在分身去做此事,遂让陈东直接上书钦宗。所以,陈东上书为了甚事,李刚自然是心知肚明。然而,考虑到钦宗当殿说陈东上书是关于汴京城防的,李纲就不好说他知晓陈东上书是为甚事了,遂弯腰答道:“回奏圣上,臣不知太学生陈东上书是为了甚事。”

    钦宗挥舞着手中的上书,说道:“朕实告卿,太学生陈东上书,乃是奏请朕清算蔡京、王黼、童贯、李邦彦、朱勔、梁师成等人的罪行。陈东在上书中说道。”钦宗说着,便念起陈东上书中的一段话:“今日之事,蔡京坏乱於前,梁师成阴谋於后,李邦彦结怨於西北,朱勔结怨於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於辽、金,创开边衅。”念毕,钦宗看着李纲问道:“陈东之上书,卿如何看?”

    清算朝中六贼之罪行,固是李纲所愿。从当前危急情况的应对方面来看,也的确需要清算蔡京等奸臣佞贼的罪行,以鼓舞汴京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保卫汴京;然蔡京等奸臣佞贼,势力重大,且有太上皇庇佑,稍微操之不慎,恐造成内乱,影响汴京防卫大事。特别是对于李纲而言,他本身官职不高,乃是危难之时被临时启用的,如果自己坚决主张清算蔡京等人的罪行,难免会给人取而代之的想法。如此想着,对钦宗的问话,李纲未予答复。

    钦宗见李纲未言语,遂又问道:“关于陈东上书,卿如何看?此时殿中,就咱君臣二人,言出你嘴,话入朕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卿但说无妨。”

    钦宗再次相问,切说得如此诚恳,李纲不好再装聋作哑,避之不谈了,遂说道:“启奏圣上。蔡京、王黼、童贯、朱勔、梁师成皆太上皇宠臣,浸淫朝廷数十年,爪牙众多,势力颇大。李彦帮乃在任宰相,与耿南仲、白时中、张邦昌等人结交甚紧。况且童贯遂太上皇南下、王黼已携家南去,朱勔滞留江南,京中仅蔡京、梁师成、李邦彦在朝,现在欲清算蔡京等人罪行,恐打草惊蛇,造成更多不便。启奏圣上,臣乃汴京留守,主要职责是防卫汴京。对臣而言,目前最最要的便是做好汴京防务,以确保汴京稳若泰山,固若金汤,不便参与此等事务,恐影响了汴京防务;然从保卫汴京的角度上来讲,的确是需要追究造成今日之危局的当事人,以鼓舞汴京军民的战斗意志,至于如何清算蔡京等人之罪行,全在圣上定夺。”

    钦宗闻奏,点了点头,说道:“卿的意思,朕知道了。李邦彦乃当朝宰相,其过乃结怨于西北,无大罪,尚可留任;蔡京、童贯、王黼、朱勔、梁师成、赵良嗣等人投机钻营,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迷惑圣聪,罪不容赦。对童贯、王黼、朱勔当先行召回,再行流放;对蔡京也当予以流放,对童贯、赵良嗣,当予以诛杀。臣以为如何?”

    李纲心想,对蔡京、王黼、朱勔、梁师成等人,不予以诛杀,恐朝中大臣及城中军民百姓就不答应。对李邦彦之流,继续使用,只会误国误民。然而,李刚知道,他的任务是汴京城防,对清算蔡京之流的罪行,只要上了议事日程,自然有人追究此事,根本轮不到他来操心。如此想着,李纲弯腰答道:“圣上英明!”

    随即,李纲告辞出宫,操心他的汴京防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