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融在桥上看了一会儿风光,心情舒畅。
期间有几艘大船从桥下通过,除了一艘船需要暂时放下桅杆之外,其他的都畅通无阻,没遇到任何麻烦。
那些争论的人没有说错,这座拱桥对来往的船只非常便利,只是过桥的车却有困难。乘车至此,只能下车,以人力将车拉下来,再小心翼翼的放下去。
当初造桥的人应该也是经过一番考虑,最终选择了利于船,而不利于车。
韩融在桥上站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到一辆车,应该是选择了绕道。
风渐渐大了,韩融有些冷,转身准备下桥。
这时,远处奔来几匹马。即使隔得很远,韩融也能看出那几匹马都不是普通的马,而是真正的乌桓马。乌桓马虽然不如西凉马高大健壮,速度却不慢,一会儿功夫就到了桥下。
没等马匹停稳,领先一人便翻身下马,将马缰扔给随从,自己抱着一个包袱,大步流星的上了桥,一步三阶。
韩融定睛一看,不由得哑然失笑。
眼前这个身形矫健,面色微黑的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约了他见面的辛毗。
“佐治,如此匆匆,是准备去哪儿?”
辛毗来到韩融面前,微微气喘,拱手施礼。“韩公,惭愧惭愧,小儿疏于管教,不知礼数。我一听说韩公在此,就立刻赶来了,还请韩公恕罪。熊裘一件,为韩公遮遮风寒。”
说着,他抖开手中的包袱,竟是一件皮氅。
让韩融惊讶的是,这皮氅尽是浑身雪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
“佐治,这是……”
“北海之北的白熊皮,塞外来的蛮夷贡献的礼物,极是保暖。韩公转身,我为你披上。”
韩融连忙推辞。“如此珍贵,我不敢受。”
辛毗哈哈一笑,不由分说,将皮氅披在韩融肩上。柔软的毛擦着韩融的脸,如同少女的手,似乎还带着一丝暖意。
“韩公,这东西虽然不多见,却也算不上珍贵,幽燕都护府就有好几件。”
韩融将信将疑,却也没有再推脱。他还是知道辛毗的,不是一个挖空心思奉承人的人。
皮氅上身,原本觉得有些冷的韩融顿时浑身生暖,丝毫感觉不到寒意。
“为何北疆有很多?”
辛毗笑道:“那些蛮夷虽然有很多皮子,但加工的手艺不行,所以最好的皮子都会送到幽州来,由我大汉的匠师制作。他们也没其他的好东西,两件皮子来,一件皮氅走,剩下的一件就是工钱。”
韩融哈哈大笑。“原来如此。那这件皮氅送到中原来,能卖多少钱?”
“一金左右。如果是普通的黑熊、棕熊会便宜一些,大概六七千钱上下。”
韩融为之咂舌,不是觉得贵,而是觉得便宜。
他原本以为这一件皮氅至少要十金。阳舞韩氏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族世家,却也是见过好东西的。之前从子韩馥任冀州刺史,曾带回来几件皮氅,品质远不如这一件,都要几万钱。
他随即问起了幽州的情况。
辛毗一一解说。
平定了辽东,尤其是击破高句丽之后,荀攸又对扶余用兵,几乎没费多少力气就让扶余俯首称臣。之所以这么顺利,除了汉军甲坚矛利,无人能当之外,也与互市有很大关系。蛮夷能通过互市取得必要的生活物资,还可以请求入附,子女如果进入汉人的学堂读书,将来还有机会进入汉地做官,还想与汉人刀兵相见的就没几个了。
就算有,他们也不是汉军的对手。
剿抚并用,没几年功夫,大漠以北就安定了。
虽说还是不断有蛮夷南下,但是数量有限,也不会在漠北聚集,自然无法对大汉造成威胁。
韩融听了,幽幽一声叹息。“反者道之动,诚不我欺。”
辛毗知道韩融在说什么,赞同的点了点头。
他在北疆数年,感触远比韩融深。
在此之前,大汉对北方胡虏的态度是矛盾的。
一方面,汉人看不起那些胡虏,觉得他们不开化,不配与汉人为伍,所以极力反对胡虏入塞。另一方面,面对不断增加的边境压力,朝廷官员又崇尚安抚,希望以赐币、和亲等手段收买胡虏,让他们为大汉守边。
结果是大汉花了很多钱,养肥了胡虏,边境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入塞居住的胡虏也越来越多,幽并凉三州的边疆大半失守。
是战是和,汉人争论了很久,政策也多次反复,最后也没找到解决办法。
然而这个纠结了一百多年的问题,如今突然解决了。
办法很简单,就是韩融说的反者道之动,将之前的政策反过来用。
一手安抚、教化,一手强硬镇压。
看起来与之前的政策没什么两样,区别只有一个:技术和战术,以及度田。
先进的技术可以打造更加先进的武器,对各级将领的培训使将士的战斗力更强,度田更是让将士有了恒产,守边就有了意义,再艰苦也能忍受。
与此同时,将士的积极性也让训练更有成效。
有了更好的武器和更高的战术素养和战斗意志后,三五千将士就足以守边,整个幽燕都护府不过一万步骑,消耗的军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更少了。
这让他对度田的态度大为转变。
“韩公,我听说颍川的度田到目前还不够彻底?”
韩融转头看看辛毗,一声叹息。“田是度了,但人心难度。”
“都有谁啊?”
“那些迂腐之辈,不提也罢。”韩融摇摇头,不愿多说。“不过也没几天了,渤海的德政虽然还紧坚持,实际上已经宣告失败。如今迁出的人没几个,想迁回来的人倒是不少。可是田已经分了,哪有闲田安置他们,各县都不肯接收他们入籍,搞得有家不能回。”
韩融一声长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辛毗没吭声。
他虽在北疆,却一直和钟繇、荀谌等人保持联系,自然清楚渤海的德政难以为继,只是找不到结束的台阶而已。
这也是他一听说韩融来了宛城,就急着来见韩融的原因。
眼下还有足够的资历,又与朝廷没有太直接的瓜葛,能在天子面前说上话的人,也就那么几个,韩融是其中之一。
(本章完)
期间有几艘大船从桥下通过,除了一艘船需要暂时放下桅杆之外,其他的都畅通无阻,没遇到任何麻烦。
那些争论的人没有说错,这座拱桥对来往的船只非常便利,只是过桥的车却有困难。乘车至此,只能下车,以人力将车拉下来,再小心翼翼的放下去。
当初造桥的人应该也是经过一番考虑,最终选择了利于船,而不利于车。
韩融在桥上站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到一辆车,应该是选择了绕道。
风渐渐大了,韩融有些冷,转身准备下桥。
这时,远处奔来几匹马。即使隔得很远,韩融也能看出那几匹马都不是普通的马,而是真正的乌桓马。乌桓马虽然不如西凉马高大健壮,速度却不慢,一会儿功夫就到了桥下。
没等马匹停稳,领先一人便翻身下马,将马缰扔给随从,自己抱着一个包袱,大步流星的上了桥,一步三阶。
韩融定睛一看,不由得哑然失笑。
眼前这个身形矫健,面色微黑的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约了他见面的辛毗。
“佐治,如此匆匆,是准备去哪儿?”
辛毗来到韩融面前,微微气喘,拱手施礼。“韩公,惭愧惭愧,小儿疏于管教,不知礼数。我一听说韩公在此,就立刻赶来了,还请韩公恕罪。熊裘一件,为韩公遮遮风寒。”
说着,他抖开手中的包袱,竟是一件皮氅。
让韩融惊讶的是,这皮氅尽是浑身雪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
“佐治,这是……”
“北海之北的白熊皮,塞外来的蛮夷贡献的礼物,极是保暖。韩公转身,我为你披上。”
韩融连忙推辞。“如此珍贵,我不敢受。”
辛毗哈哈一笑,不由分说,将皮氅披在韩融肩上。柔软的毛擦着韩融的脸,如同少女的手,似乎还带着一丝暖意。
“韩公,这东西虽然不多见,却也算不上珍贵,幽燕都护府就有好几件。”
韩融将信将疑,却也没有再推脱。他还是知道辛毗的,不是一个挖空心思奉承人的人。
皮氅上身,原本觉得有些冷的韩融顿时浑身生暖,丝毫感觉不到寒意。
“为何北疆有很多?”
辛毗笑道:“那些蛮夷虽然有很多皮子,但加工的手艺不行,所以最好的皮子都会送到幽州来,由我大汉的匠师制作。他们也没其他的好东西,两件皮子来,一件皮氅走,剩下的一件就是工钱。”
韩融哈哈大笑。“原来如此。那这件皮氅送到中原来,能卖多少钱?”
“一金左右。如果是普通的黑熊、棕熊会便宜一些,大概六七千钱上下。”
韩融为之咂舌,不是觉得贵,而是觉得便宜。
他原本以为这一件皮氅至少要十金。阳舞韩氏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族世家,却也是见过好东西的。之前从子韩馥任冀州刺史,曾带回来几件皮氅,品质远不如这一件,都要几万钱。
他随即问起了幽州的情况。
辛毗一一解说。
平定了辽东,尤其是击破高句丽之后,荀攸又对扶余用兵,几乎没费多少力气就让扶余俯首称臣。之所以这么顺利,除了汉军甲坚矛利,无人能当之外,也与互市有很大关系。蛮夷能通过互市取得必要的生活物资,还可以请求入附,子女如果进入汉人的学堂读书,将来还有机会进入汉地做官,还想与汉人刀兵相见的就没几个了。
就算有,他们也不是汉军的对手。
剿抚并用,没几年功夫,大漠以北就安定了。
虽说还是不断有蛮夷南下,但是数量有限,也不会在漠北聚集,自然无法对大汉造成威胁。
韩融听了,幽幽一声叹息。“反者道之动,诚不我欺。”
辛毗知道韩融在说什么,赞同的点了点头。
他在北疆数年,感触远比韩融深。
在此之前,大汉对北方胡虏的态度是矛盾的。
一方面,汉人看不起那些胡虏,觉得他们不开化,不配与汉人为伍,所以极力反对胡虏入塞。另一方面,面对不断增加的边境压力,朝廷官员又崇尚安抚,希望以赐币、和亲等手段收买胡虏,让他们为大汉守边。
结果是大汉花了很多钱,养肥了胡虏,边境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入塞居住的胡虏也越来越多,幽并凉三州的边疆大半失守。
是战是和,汉人争论了很久,政策也多次反复,最后也没找到解决办法。
然而这个纠结了一百多年的问题,如今突然解决了。
办法很简单,就是韩融说的反者道之动,将之前的政策反过来用。
一手安抚、教化,一手强硬镇压。
看起来与之前的政策没什么两样,区别只有一个:技术和战术,以及度田。
先进的技术可以打造更加先进的武器,对各级将领的培训使将士的战斗力更强,度田更是让将士有了恒产,守边就有了意义,再艰苦也能忍受。
与此同时,将士的积极性也让训练更有成效。
有了更好的武器和更高的战术素养和战斗意志后,三五千将士就足以守边,整个幽燕都护府不过一万步骑,消耗的军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更少了。
这让他对度田的态度大为转变。
“韩公,我听说颍川的度田到目前还不够彻底?”
韩融转头看看辛毗,一声叹息。“田是度了,但人心难度。”
“都有谁啊?”
“那些迂腐之辈,不提也罢。”韩融摇摇头,不愿多说。“不过也没几天了,渤海的德政虽然还紧坚持,实际上已经宣告失败。如今迁出的人没几个,想迁回来的人倒是不少。可是田已经分了,哪有闲田安置他们,各县都不肯接收他们入籍,搞得有家不能回。”
韩融一声长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辛毗没吭声。
他虽在北疆,却一直和钟繇、荀谌等人保持联系,自然清楚渤海的德政难以为继,只是找不到结束的台阶而已。
这也是他一听说韩融来了宛城,就急着来见韩融的原因。
眼下还有足够的资历,又与朝廷没有太直接的瓜葛,能在天子面前说上话的人,也就那么几个,韩融是其中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