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地水南音吗?
讲真,其实大家都不是什么音乐艺术家,只是喜欢听戏曲的爱好者罢了,真要让他们用传统音律唱法腔调等专业知识去辨别,那肯定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的。
而且正如苏白所言,在座还真没人听过这首南音,所以完全就是一点能够对照、对比的资料都没有。
但是仅一句唱词之后,在场所有人红着的眼眶里,那疯狂打转的晶莹泪水,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檀板响,南音唱,喃喃自语,泣诉衷肠,闻者寂,境苍凉,余音袅袅,一曲难忘......
只一听那仿佛直达心底的弹唱,那种仿佛跨越时空般的久别重逢之感,那种难以言喻又让人欲罢不能的销魂之美,不是地水南音,又还能是什么?
用网络的潮语来说,体内的DNA动了,真真切切的动了,甚至是在沸腾与燃烧!
“好......好啊!”
“南音一响,天地苍凉!”
“轻拨低唱,曲中弦上话凄凉,这就是......这就是地水南音最本真的味道啊!”
“他,他竟然真的会唱地水南音......”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为什么这么好的南音我以前从未听过......”
活动中心里,在一阵阵无法抑制的激动议论声后,又缓缓的恢复了平静,因为苏白的歌吟声仍在持续不断的飘荡着。
南音很慢,慢到有足够多的时间给他们去反应,去思考心头的各种疑惑,去平缓各种躁乱的心情。
而无论听众怎么反应,苏白都仿佛不受任何干扰一般,一心三用,左手拍板,右手弹筝,口唱南音。
“......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凉天。你睇斜阳对住双飞燕,我独倚蓬窗思悄然。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又只见平桥衰柳,锁住寒烟。”
在外面越下越大的暴雨声中,他那哀婉多情的吟唱声,渺小得就如同于狂风中飘荡在大海的一叶扁舟,仿佛但凡有一个浪头打过来,它就会被瞬间湮灭。
但是他弹的每一个音都那么从容不迫,如珠之圆,如玉佩之铿锵,唱的每一个字都那么徐疾有致,情绪饱满,或哀婉或悲叹,引人入胜。
那一段段婉婉转转的粤韵曲调,一句句如诉如泣的文雅唱词,就如同在听众的感官中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现世所有的烦嚣。
让人只感觉外面喧嚣呱噪的暴雨狂风声,都在他那喃喃自语的清音中瞬间消失了,仿佛从来不存在一般。
与此同时,所有人先前那狂乱的心神与思绪,也很快就都被那悲凉深沉的唱腔牵引着,迷醉在从那曲里流露而出的冷暖人生之中。
就连心情最为激动最为复杂的权伯,虽仍有万般疑问绕心头,但也很快的缓和平复了下来。
他看了一眼刚刚同样完全失态陷入疯魔的邓伯,现在已经如痴如醉的抖起腿来了,不禁自嘲一句:“想那么多做什么?现在就该像他那样没心没肺的,有什么等先欣赏品味完小曲再说。”
可瞥见邓伯手里正在录音的手机后,他又不敢说人没心没肺了,太机智了啊,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要赶紧录音?
嗯,那自己也不用录了,老邓的手机更高级些......权伯心里想着,又将视线放回了苏白身上。
突然的,他就又后知后觉的明白了先前的许多不经意的小细节。
就比如刚才开唱前,苏白的刻意拖延,现在看他那一心三用仍游刃有余的样子,与其是说他自己要调整,倒不如说他是让自己这些听众先调整下情绪,平和一下状态。
因为南音真的很慢,慢到可能你的眼泪还来不及流出,就已经干在眼眶里了,若是听众心情浮躁的话,是没办法欣赏到其中之美的。
甚至连苏白带戴墨镜的举动也是别有深意,绝非是他为了搞笑活跃气氛才戴的。
为什么南音的唱法分支流派那么多,人们却独尊地水南音为南音正宗,仿佛只有失明人士唱的,才能算是真正的南音那般?
同样也是因为南音的节奏缓慢,伴奏的乐器单调,唱腔的韵味又独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开眼人是唱不赢失明人的。
开眼人在演唱时看到观众闷,心里就会慌,慢慢就会催快,一快就全变味了。
而失明人慢慢咏叹,就能够很好的将自己情绪透过南音表达出来,平静苍凉,心随意动,令人回味无穷。
权伯甚至敢打赌,此刻苏白墨镜背后的那双眼睛,那双仿佛永远平和无波澜的眼睛,此时此刻绝对是闭着的!
诸多的小细节,都说明了苏白是真的很会啊,并且是很用心的在唱。
所以,即便权伯心头里的疑惑仍有无限多,但在眼下都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此时此刻,哪怕错过一个音,一个字,他觉得都是对艺术的亵渎!
想至此,权伯也缓缓的闭上了眼睛,跟着慢悠悠的节奏慢悠悠的抖起脚丫,只倾听着苏白唱述的故事,沉浸在那恍若隔世的独特韵味之中,感受着那无穷无尽的惊艳。
曲中的故事并不复杂,说的是一个叫缪莲仙的穷文人在青楼与一个叫麦秋娟的歌女相恋,后逢乱世,他投笔从戎走上了战场,两人从此天各一方,失了音讯。
在秋天的客途中,缪莲仙感怀伤情,于是便以一曲哀怨的南音倾诉心怀。
没错,苏白演唱的,就是地球世界里大家耳熟能详的南音之王——客途秋恨。
甚至说它是“南音之祖”都不为过的,因为在苏白熟知的地球世界里,据说南音起初并无专名,后来正是因这首《客途秋恨》流行于世,人们才始称此调为“南音”。
所以,苏白的心里根本就不虚,若这首都不算是南音的话,那他就要重新评估一下这个世界了。
当然,这只是半开玩笑的话,拿地球的南音经典作品到这里来说事,显然就是属于“拿明朝的剑斩清朝的官”,有点耍流氓了。
实际上苏白之所以敢如此“狂妄”,真正的底气来自于,他已经谨慎的通过原主的记忆,粗略对比过了两个世界的南音。
看一下两者常用的调式,都是正线、反线和乙反线,再看一下板式,慢板、中板、流水板。
最后,不论是地水或戏台南音都有个特点,在唱词与唱词之间的某些位置,都会间以南音的典型过序音乐。
所以只要再扒一下这里地水南音唱段常用的板面,即唱段的前奏,比如常用的八板南音板面,工尺谱那么一走:工尺上尺六工合......
诶嘿,两个世界都有一样的,那不瞬间就清晰明了了么,放心大胆的上就是了。
这也是为什么刚刚古筝前奏一响,全场就跟炸了一样。
因为它就是这个味啊!
虽然大家都没听过《客途秋恨》这个唱本,但是指不定就在哪首曲子里听过同样的板面,所以一下就被击中了。
而苏白的演唱,也是最纯粹的地水南音唱法,且不带一点删减的,含有大量的“苦喉”,因此特别的慢,时间特别的长。
要是给不好这一口的年轻人唱,他可能就直接张卫健版走起来了,快速念几句“凉风有信秋月无边巴拉巴拉加强健的臂弯”就完事收工,稍慢一点别人可能都跑了。
但唱给戏迷老人听,那当然是越原汁原味越好嘛!
不用担心“苦喉”过多过于拖沓,这里没人赶时间,而且对于喜好南音的人来说,地水南音的美妙就是在苦喉中达到极致的,低沉摇颤,如泣如诉,妙不可言。
若让苏白自己挑自己的毛病,可能就是伴奏缺了一把椰胡吧。
如果能有一位乐师配合伴奏,再加上那缠绵、醇厚的椰胡乐声,音乐效果肯定会更棒。
不过这样也不错,古筝和拍板,虽音乐丰富性稍差了些,但同时也更显寂寥悲秋的意境。
而感受到大家的反应后,苏白也彻底的放下了心来,同时他的心底里,更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归属感在悄然升起。
他的脑海中,不由得就闪过了一位香江教授情深意切的文章。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文化传统就好比轻轻吹拂的微风,好比天边洒落的明月,与我们的先祖、父母,以至我们自身,一同度过悠悠岁月。偶尔回首,才醒觉其间的色相声痕,沥沥淅淅。《客途秋恨》,大约两百年前出现的一曲南音,凭借凉风秋月,一直飘荡到今日的香江;尽管曲中的红豆西风与大众关怀的科技经济,似乎没有半点关涉,但其间的缠绵游丝却时时在日照下闪映......”
这就文化血缘啊,虽然时常潜隐在日新月异的声光屏障之下,但却又水流不息,总能在不同的时代里随时浮现于我们的意识世界中。
所以,即便是从未听过南音的人,甚至是完全听不懂粤语的人,在第一次听的时候也依然会被深深的感染,产生一种如沉睡的灵魂被唤醒般的神奇感觉。
苏白此刻的个人感触就更深了,突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里,任你的心态再好,那种与这个世界无关的孤独感都是无法避免的。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世界里,大家并非毫无关联,最起码体内的文化血缘是一样的。
也正是这种带着烙印的审美,才令自己这个来自异世界的陌生人,在唱起来自异世界的陌生歌谣时,他们听到,也会被深深吸引,似曾相识,似梦迷离。
而他自己,无形之中也多了一份心安,无需再问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讲真,其实大家都不是什么音乐艺术家,只是喜欢听戏曲的爱好者罢了,真要让他们用传统音律唱法腔调等专业知识去辨别,那肯定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的。
而且正如苏白所言,在座还真没人听过这首南音,所以完全就是一点能够对照、对比的资料都没有。
但是仅一句唱词之后,在场所有人红着的眼眶里,那疯狂打转的晶莹泪水,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檀板响,南音唱,喃喃自语,泣诉衷肠,闻者寂,境苍凉,余音袅袅,一曲难忘......
只一听那仿佛直达心底的弹唱,那种仿佛跨越时空般的久别重逢之感,那种难以言喻又让人欲罢不能的销魂之美,不是地水南音,又还能是什么?
用网络的潮语来说,体内的DNA动了,真真切切的动了,甚至是在沸腾与燃烧!
“好......好啊!”
“南音一响,天地苍凉!”
“轻拨低唱,曲中弦上话凄凉,这就是......这就是地水南音最本真的味道啊!”
“他,他竟然真的会唱地水南音......”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为什么这么好的南音我以前从未听过......”
活动中心里,在一阵阵无法抑制的激动议论声后,又缓缓的恢复了平静,因为苏白的歌吟声仍在持续不断的飘荡着。
南音很慢,慢到有足够多的时间给他们去反应,去思考心头的各种疑惑,去平缓各种躁乱的心情。
而无论听众怎么反应,苏白都仿佛不受任何干扰一般,一心三用,左手拍板,右手弹筝,口唱南音。
“......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凉天。你睇斜阳对住双飞燕,我独倚蓬窗思悄然。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又只见平桥衰柳,锁住寒烟。”
在外面越下越大的暴雨声中,他那哀婉多情的吟唱声,渺小得就如同于狂风中飘荡在大海的一叶扁舟,仿佛但凡有一个浪头打过来,它就会被瞬间湮灭。
但是他弹的每一个音都那么从容不迫,如珠之圆,如玉佩之铿锵,唱的每一个字都那么徐疾有致,情绪饱满,或哀婉或悲叹,引人入胜。
那一段段婉婉转转的粤韵曲调,一句句如诉如泣的文雅唱词,就如同在听众的感官中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现世所有的烦嚣。
让人只感觉外面喧嚣呱噪的暴雨狂风声,都在他那喃喃自语的清音中瞬间消失了,仿佛从来不存在一般。
与此同时,所有人先前那狂乱的心神与思绪,也很快就都被那悲凉深沉的唱腔牵引着,迷醉在从那曲里流露而出的冷暖人生之中。
就连心情最为激动最为复杂的权伯,虽仍有万般疑问绕心头,但也很快的缓和平复了下来。
他看了一眼刚刚同样完全失态陷入疯魔的邓伯,现在已经如痴如醉的抖起腿来了,不禁自嘲一句:“想那么多做什么?现在就该像他那样没心没肺的,有什么等先欣赏品味完小曲再说。”
可瞥见邓伯手里正在录音的手机后,他又不敢说人没心没肺了,太机智了啊,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要赶紧录音?
嗯,那自己也不用录了,老邓的手机更高级些......权伯心里想着,又将视线放回了苏白身上。
突然的,他就又后知后觉的明白了先前的许多不经意的小细节。
就比如刚才开唱前,苏白的刻意拖延,现在看他那一心三用仍游刃有余的样子,与其是说他自己要调整,倒不如说他是让自己这些听众先调整下情绪,平和一下状态。
因为南音真的很慢,慢到可能你的眼泪还来不及流出,就已经干在眼眶里了,若是听众心情浮躁的话,是没办法欣赏到其中之美的。
甚至连苏白带戴墨镜的举动也是别有深意,绝非是他为了搞笑活跃气氛才戴的。
为什么南音的唱法分支流派那么多,人们却独尊地水南音为南音正宗,仿佛只有失明人士唱的,才能算是真正的南音那般?
同样也是因为南音的节奏缓慢,伴奏的乐器单调,唱腔的韵味又独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开眼人是唱不赢失明人的。
开眼人在演唱时看到观众闷,心里就会慌,慢慢就会催快,一快就全变味了。
而失明人慢慢咏叹,就能够很好的将自己情绪透过南音表达出来,平静苍凉,心随意动,令人回味无穷。
权伯甚至敢打赌,此刻苏白墨镜背后的那双眼睛,那双仿佛永远平和无波澜的眼睛,此时此刻绝对是闭着的!
诸多的小细节,都说明了苏白是真的很会啊,并且是很用心的在唱。
所以,即便权伯心头里的疑惑仍有无限多,但在眼下都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此时此刻,哪怕错过一个音,一个字,他觉得都是对艺术的亵渎!
想至此,权伯也缓缓的闭上了眼睛,跟着慢悠悠的节奏慢悠悠的抖起脚丫,只倾听着苏白唱述的故事,沉浸在那恍若隔世的独特韵味之中,感受着那无穷无尽的惊艳。
曲中的故事并不复杂,说的是一个叫缪莲仙的穷文人在青楼与一个叫麦秋娟的歌女相恋,后逢乱世,他投笔从戎走上了战场,两人从此天各一方,失了音讯。
在秋天的客途中,缪莲仙感怀伤情,于是便以一曲哀怨的南音倾诉心怀。
没错,苏白演唱的,就是地球世界里大家耳熟能详的南音之王——客途秋恨。
甚至说它是“南音之祖”都不为过的,因为在苏白熟知的地球世界里,据说南音起初并无专名,后来正是因这首《客途秋恨》流行于世,人们才始称此调为“南音”。
所以,苏白的心里根本就不虚,若这首都不算是南音的话,那他就要重新评估一下这个世界了。
当然,这只是半开玩笑的话,拿地球的南音经典作品到这里来说事,显然就是属于“拿明朝的剑斩清朝的官”,有点耍流氓了。
实际上苏白之所以敢如此“狂妄”,真正的底气来自于,他已经谨慎的通过原主的记忆,粗略对比过了两个世界的南音。
看一下两者常用的调式,都是正线、反线和乙反线,再看一下板式,慢板、中板、流水板。
最后,不论是地水或戏台南音都有个特点,在唱词与唱词之间的某些位置,都会间以南音的典型过序音乐。
所以只要再扒一下这里地水南音唱段常用的板面,即唱段的前奏,比如常用的八板南音板面,工尺谱那么一走:工尺上尺六工合......
诶嘿,两个世界都有一样的,那不瞬间就清晰明了了么,放心大胆的上就是了。
这也是为什么刚刚古筝前奏一响,全场就跟炸了一样。
因为它就是这个味啊!
虽然大家都没听过《客途秋恨》这个唱本,但是指不定就在哪首曲子里听过同样的板面,所以一下就被击中了。
而苏白的演唱,也是最纯粹的地水南音唱法,且不带一点删减的,含有大量的“苦喉”,因此特别的慢,时间特别的长。
要是给不好这一口的年轻人唱,他可能就直接张卫健版走起来了,快速念几句“凉风有信秋月无边巴拉巴拉加强健的臂弯”就完事收工,稍慢一点别人可能都跑了。
但唱给戏迷老人听,那当然是越原汁原味越好嘛!
不用担心“苦喉”过多过于拖沓,这里没人赶时间,而且对于喜好南音的人来说,地水南音的美妙就是在苦喉中达到极致的,低沉摇颤,如泣如诉,妙不可言。
若让苏白自己挑自己的毛病,可能就是伴奏缺了一把椰胡吧。
如果能有一位乐师配合伴奏,再加上那缠绵、醇厚的椰胡乐声,音乐效果肯定会更棒。
不过这样也不错,古筝和拍板,虽音乐丰富性稍差了些,但同时也更显寂寥悲秋的意境。
而感受到大家的反应后,苏白也彻底的放下了心来,同时他的心底里,更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归属感在悄然升起。
他的脑海中,不由得就闪过了一位香江教授情深意切的文章。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文化传统就好比轻轻吹拂的微风,好比天边洒落的明月,与我们的先祖、父母,以至我们自身,一同度过悠悠岁月。偶尔回首,才醒觉其间的色相声痕,沥沥淅淅。《客途秋恨》,大约两百年前出现的一曲南音,凭借凉风秋月,一直飘荡到今日的香江;尽管曲中的红豆西风与大众关怀的科技经济,似乎没有半点关涉,但其间的缠绵游丝却时时在日照下闪映......”
这就文化血缘啊,虽然时常潜隐在日新月异的声光屏障之下,但却又水流不息,总能在不同的时代里随时浮现于我们的意识世界中。
所以,即便是从未听过南音的人,甚至是完全听不懂粤语的人,在第一次听的时候也依然会被深深的感染,产生一种如沉睡的灵魂被唤醒般的神奇感觉。
苏白此刻的个人感触就更深了,突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里,任你的心态再好,那种与这个世界无关的孤独感都是无法避免的。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世界里,大家并非毫无关联,最起码体内的文化血缘是一样的。
也正是这种带着烙印的审美,才令自己这个来自异世界的陌生人,在唱起来自异世界的陌生歌谣时,他们听到,也会被深深吸引,似曾相识,似梦迷离。
而他自己,无形之中也多了一份心安,无需再问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