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34章

作品: [红楼]贾疯子 |作者:因果定律 |分类:幻想奇缘 |更新:12-15 02:49|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77txs.com)

“承平日久, 朝廷难免从上到下都有懈怠,抓出些官员治一批也就罢了。”杜竑劝道:“父皇不必如此气恼, 免得伤了身体。”

皇帝正在为京畿一带粮仓盗卖一事发怒,众臣都不敢言语,只有太子能略劝一二。

晋王果然是卯足了劲儿去办差事, 他带着六部老吏和户部官员, 整整在京畿各个县泡了两个月。整个人晒的和个煤球似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晋王最终还是通过突然袭击和对照查账这种手段将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

“说说该怎么办?”皇帝扫视一周,晋王挺起胸膛等着父亲问他,不成想皇帝却道:“太子, 你说!”

晋王低下了头。皇太子道:“臣以为, 先要将首恶抓到, 问讯之后杀一儆百。这样既维护了朝廷的颜面, 也给百姓一个交代,罪在那些贪婪之人、而非朝廷诸公。”以及皇帝本人。

“还有, 臣以为如今追究罪人只是给出一个交代。”太子继续说道:“但是最要紧的事情并不是这个, 而是万一今年收成不好, 京畿断粮了要怎么办?”

这下大臣们都来了精神, 七嘴八舌的说起了废话……别怪宝玉刻薄, 方才他们的沉默无非是为自己开脱责任, 尤其是户部、内阁的官员。而现在不过是担心自己挨饿,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 但是也得提前预备好达官显贵的口粮不是?

宝二爷冷眼看着这些人纷纷对皇帝建言, 要如何从江南调粮来京, 甚至有人提出也可以从西北调粮。反正优先保障京城粮食供应最重要,至于其他地方老百姓的死活,听天由命罢。

杜竑一脸的郁卒,听着这些大臣说的话,怎么听都觉得根本不像人话!皇太子张嘴想说什么,却被晋王抢了先。

“父皇,儿臣以为诸位大臣所说不错,京师乃首善之区,天子居所。”晋王恭敬道:“天下之重,莫过天子,而为了拱卫天子,京畿必须保持稳定。”

唔,这话一定很让皇帝喜欢。宝玉看着杜承业脸上隐约带上点笑容,不过语气还是很严肃:“怎么能这样说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国本,记得了吗?”

晋王还以为要挨顿训斥,不想这更像是父亲的教导,他赶紧应是。宝二爷扫了一眼太子,心中叹气,这种话,打死杜竑他也说不出口。

宝玉这位便宜姐夫是个挺有趣的人,杜承业想做个好皇帝—这是自然的,哪有人登基就琢磨着当昏君。但“想做个好皇帝”和“能做个好皇帝”中间,隔着现实、脾性、行动等等因素,杜承业这种性格脾性想做一个老百姓心中的好皇帝还真有点难。

他把自己看的太重。

不过他还是可以做一个常规意义上的好皇帝,好好的将社稷传给自己的儿子,这就算是好皇帝了。这个目标应该还是可以达成的,宝二爷心中一笑,这么说的话,皇帝岂不是早死早安心。

太子一看宝玉的样子,就知道这小子又在神游天外,朝廷大员们已经不再争论了,而是在讨论从哪调粮。听的皇太子实在是牙疼,这帮人根本不是考虑京畿断粮怎么办,合着只考虑京城不断粮就行了。

“诸位也要考虑一下,”皇太子凉凉的甩出一句:“光顾着京城,一旦京畿动乱,诸位打算在京城内外和灾民杀个血流成河?”

在听了一耳朵“如何调粮维持京城”之后,忍无可忍的皇太子发话了,可是杜竑张嘴并不是怼了朝臣和晋王,本质上是怼了高坐上首的皇帝陛下。

“那太子认为该如何啊?”杜承业语气很重:“太子认为,应该首重京畿,将京师视为无物?”

杜竑无话可说,宝玉拼命给他使眼色,让他千万别说话了,让皇帝自由的放飞自我吧。太上皇一死,杜承业就像甩掉了一座大山,谁敢跟皇帝作对,怕皇帝要把人送去陪太上皇。

这场从朝会直到最后,太子都没有再说话,而皇帝也没有再问过皇太子的意见。最终这场廷议还是决定杀一批贪官平息民愤,然后调粮来京城以防不测。

晋王心中有点窃喜,太子挨了训斥,他自己却得到了父亲的教导。紧接着皇帝就要和诸位重臣讨论和谈的事情,晋王刚想告退—他知道自己还没资格参与这个,皇帝却开口了。

“老四既然办差了,也留下罢。”皇帝发话,让晋王这年轻皇子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晋王激动的脸都红了。

这可不是让齐王、鲁王学习朝政或者之类的事情,这是军国大事、真正的朝政要务,一时间人人侧目。面泛红光的晋王想到了之前皇帝的训斥,他努力按捺自己,低头敛容,显得很低调。

而皇太子,一脸无所谓,他爹又来了。连宝玉也没当回事,皇帝这个人就这样……小心眼。

大魏朝和西海那边的谈判很容易,藩王心里明白自己无法与大魏朝抗衡,干脆的跪求和谈。一切进展的非常顺利,只要按部就班的撤军、进贡即可。出问题的是北边,也不是北狄使团的问题,他们很配合,就是想要和平,真正的停战。

可天不从人愿,北狄的小国王死了……堂堂一国国王被人斩杀在王宫之中,身首异处。在国师去世之后,他的这个学生马上就下去陪着他了,世事无常,让人叹息。

而今北狄使团哭求大魏天子,求天子为国王报仇,因为国王已经愿意奉大魏天子为尊。而今国王殒命,作为上位者的天子自然该为他复仇。

大臣们谈论的就是这个,以首辅张安源为代表的一伙人觉得不该管,因为大魏朝与北狄兵戈多年,就算这次要和谈,这不是没谈成吗?

打仗要花钱,就算能够打赢又如何?能够长期占领北狄吗?再说占领那地方有什么用啊,平白增加行政成本。首辅和户部算算钱就觉得心疼,北狄国王死就死了,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互相咬去呗。

而临时赶来的孙朴、兵部郑老尚书,还有皇太子杜竑,都赞同要去打。不只是所谓的为了求和的国王复仇,而是希望借此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边患。而且还能借此对西北游牧民族造成压力,可以说是一个长治久安的办法。

皇帝只是听他们争论,没有表态。而晋王杜竲还沉浸在喜悦中,反正也没他说话的地方,他也根本不清楚。必须要承认,晋王是个非常懂得吸取教训的人。

这场争论无疾而终,皇帝只说再议,而回到家的宝玉收到了帖子。吴让要见他,同来的还有杜煦,以及冯钺。

“我明白你们的意思,”宝玉叹气:“都想打仗对吧?都想要军功没错吧?”

杜煦也到了要出孝的时候,自然要为自己的前途想想,打仗也算是他的乐趣之一;吴让本身就是边军一员,他一直都在关注这些事情;而冯钺自从送吴让回京之后,也和父亲冯应通信往来不绝,甚至北狄的消息,这位冯公子比朝廷知道的还早。

他们仨来见宝玉,就是想知道廷议的情景,和皇帝可能会采取什么决定。

杜煦无所谓的笑笑:“我是操心自己前程,不过怎么也亏不着我,能对得住我祖父。”他如今都承袭了安阳公的爵位,军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吴让和冯钺不说话,宝玉无奈笑道:“不管咱们怎么想,圣人那边暂时真没消息,我觉得……虽然首辅反对,但是圣人可能还是有一些想法的。”

否则杜承业直接否定,说不出兵不就结了吗?首辅还以为皇帝会听自己的,却不知皇帝不表态,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了。

三人都对宝玉这种说法半信半疑,因为皇帝也可能只是在“天下共主”和实际利益之间犹豫,但是事情的发展果然和宝玉说的一样,皇帝决定出兵。

因为或许是青天白日谋杀国王这件事,对北狄来说也太过分了,小国王死后登上王位的北狄新国王、也是小国王的亲叔叔穆卡,就决定再度出兵攻打宁武关。

用对外战争的方式消弭国内矛盾,这一手玩的真漂亮,宝玉看着邸报,桌面上摆着的还有他的调令。皇帝打着“为国主复仇”的旗号,令刚从南方归来的司马烈前往宁武关,然后伺机继续向北,直接杀入北狄上京。

伤愈的吴让、出孝的杜煦,冯钺,贾珏,再度并肩作战,跟随司马烈大队前往宁武关。朱俞、熊高,茗烟也被宝玉作为亲兵带在身边,而产业诸事照例托付给黛玉。唯一不同的是,这次郦匡也执意跟随宝玉来到了军中。

“马踏上京是武襄公的遗愿,我有幸见到,也能聊慰遗憾了。”郦匡这样说,宝玉自然不会拒绝,贾环、贾兰准备考试,郦匡左右无事,贾政也没意见。

就此,大队人马整顿停当,就等着皇帝下令,大军开拔。可是万万没想到,就在大军开拔之前,冯应将军上书,说北狄绕过宁武,走峰口线,而守军毫无所觉!冯应已经带人中道狙击,但北狄先锋已经要逼近京城。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红楼]贾疯子 (77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