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婆有足够的智慧,她就不会要这个银子,财帛动人心,尤其是一笔在这个时代普通人眼里算是巨款的钱财,那带来的绝对不是幸福,而是灾难。
只怕不用一个晚上,赵婆得了一笔巨款的消息就会在痞子混混那儿传开来,毕竟从古至今,为了钱财铤而走险的人不知凡己。
当然这钱财于她又是另一番局面了,毕竟迈进了解家,这钱暂时就是安全的,解家怎么样也算是当地的大户人家。
这些道理她是不会说给赵婆听的,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渡自绝人。
更何况原身的离去,赵婆也有一份责任在,要不是她为了赚钱给解许两家牵线,原身就算活得不幸福,但至少还有命在不是吗?
赵婆兴高采烈地抱紧怀里的银两,看到周围人贪婪的目光,她立即凶狠地回瞪过去,看什么看,这钱是老娘的,谁也别想打它的主意?
后面追上来的朱氏看到常三娥那贱蹄子居然把钱给了赵婆,当即气得头顶要冒烟,她脱下脚上的鞋,“常三娥,我打死你这个败家精……”
常曦哪会站在那里让朱氏找麻烦?
她这会儿赶紧坐上花轿,继续让赵婆顶在前头,“干娘,剩下的拜托您了。”
边说还边拍了下怀里剩下的一百两,暗示赵婆还会有钱拿。
赵婆浑浊的老眼一亮,忙不迭地点头,“三娥,你且先去解家,这儿还有干娘给你顶着。”
一旁一直没有吭声的解家迎亲嬷嬷,这会儿看常曦的目光微带探询,这常三娥跟之前了解到的性子有出入。
“嬷嬷,我们可以走了。”
常曦笑看向那迎亲嬷嬷,这会儿她也不惧这老嬷嬷探询的目光,要她一直忍着性子扮演常三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认知她会一早就给他们种下。
当然若是解家要毁约不典妻了,那她更是喜闻乐见,反正她是标的物,解家要找晦气自然还得冲着许家,这叫冤有头债有主。
解家的迎亲嬷嬷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示意轿夫起轿,一旁的侍女忙跟在后面。
朱氏举着鞋子正要打,就看到解家的花轿起轿了,她忙开口要拦,“等一下,那常三娥偷……”拿了我家的银子……
还没有说完,脚就被赵婆给重重一绊,朱氏当却摔了个狗吃屎,牙齿甚至磕到了下巴,顿时鲜血直流。
“死虔婆,你……”
赵婆哪会给她爬起骂人的机会,接连重重踹了朱氏好几脚。
朱氏此时全身都痛,哪还有力气骂人?就连赵婆怀里常曦给的银子,她现在也没有力气夺回来,遂,只能用吃人的眼光瞪着赵婆。
赵婆才不怕她瞪眼,冷哼一声,抱着银子急忙家去了。
附近看热闹的人没人多看朱氏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样子,而是火热地看着赵婆的一举一动,正确来说,是她怀中的银子。
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
解家迎亲的嬷嬷回头看了眼散场的局面,目光又看回轿中的常曦,这常家娘子真不一般,心里斟酌着要不要把这事禀告给自家夫人。
轿中的常曦把剩下一百两银子揣到袖袋里,在她看来这银钱并不多,她对金钱的渴望可不绝于此。
悲春伤秋没有必要,她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缅怀上辈子,过去了就过去了,展望未来更重要。
这一路,她也没有闭目养神,而是掀起轿上窗帘的一角,看外面的街景繁华,看从中有没有商机可寻,钱能生钱才是最重要的。
心里正暗暗盘算着,她却突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牵着一个同样穿得破烂的小女孩,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两人的表情都很木然,与周围穿梭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两人在她记忆里还真有,就是赵婆口中那个典给卢老爷生儿子的张家儿媳妇的孩子。
兄妹俩没有母亲照拂过得那是猪狗不如,常曦对此深有体会,上辈子母亲死后,别人以为她没了倚仗就都冲上来企图踩一脚,那段时间她没少收拾不长眼睛的人。
她的眼睛微微一眯,目光落在少年的身上,还没有成人身板的少年郎背影单薄,但那牵着妹妹的手却是抓得很紧,那就说明这是个有温度的少年。
人还有温度,那就不算是行尸走肉。
正好她现在也无人可用,或者这少年能成为她的耳目,不然进了解府,她就更难了解的外面的世界,两眼一抹黑那可不行。
她低头看了看袖袋中的银两,她当时掂了掂,一个约莫有二十两重,所以不能拿这银元宝扔给那少年郎,太多钱对他来说非幸事,他应该还没有本事护住天降之财。
她的手往头上摸了摸,当时没有细看解家都给她戴了什么头饰,摸了好一会儿才摸到一根不起眼的银簪子,她忙拿下来细看。
这簪子很细,并不重,做工也不精致,搜索了记忆,方才知道这是原主刚结婚时,许大郎送她的,当时许大郎对她还不算差。
没想到解家的侍女给她梳妆时,还把它也插了回去。
行了,就它吧,反正对于原主来说,这也没有什么纪念价值。
她看了眼那解家迎亲的嬷嬷,只见她两眼前视,显然注意力不在她身上,她瞅准时机,把那根细簪子朝那少年郎砸去。
一砸就中,很好,她的准头一如既往。
那走在路上的少年郎感觉有东西砸到自己,当即转头怒止而视,对上的正是常曦的笑脸,顿时被激得怒火上升,有病啊这女人?
气不过的他低头捡起那砸向他的东西就想砸回去,哪知手却被踮起脚尖的妹妹抱住,小声喊,“哥,哥,别砸,这是银簪子……”
什么,银簪子?
少年郎错愕地看着手中抓着的东西,真的是银簪子,那女人拿银簪子砸他?
他怎么感觉那么魔幻?
哪有人会拿银簪子砸人?要开玩笑也不会拿银簪子。
就在他愣神之际,那花轿已经越过了他们兄妹往前抬了,拉着妹妹他就追了上去,这女人是什么意思?
他追了上去,可看到花轿旁边的嬷嬷丫鬟,他又不敢真去拦下花轿问个明白。
这个女人他还真认识,街尾那许家从乡下娶回来的婆娘,长得很好看,听说姓常,毕竟他常听人提起她就唤常氏。
这也是个跟他娘一样的可怜人,许家将她典出去给解九爷生孩子了。
就因为母亲被典卖出去了,家里的爷奶和父亲一提起母亲就会骂个不停,继而连他们兄妹都厌恶上,压根不记得他们能吃上肉花的都是母亲的卖身钱。
常曦看到少年拉着妹妹执着地追着花轿,她的嘴角就含了抹笑意,看来她看人还是那么准。
若这少年是个贪心的人,这会儿早拿着银簪子去换钱买吃的了,看他兄妹俩的样子肯定是没有饱饭吃的。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才是收买人心的上好机会。
她朝那兄妹俩比划了一个吃东西的动作,然后用手指了指那银簪子。
少年一下子就明白了常曦的意思,这是让他拿银簪子换钱买东西吃。
这根细细的银簪子瞬间在他手中份量大增,那发烫的感觉犹如一颗心被置放在火炉里一样,炽热得让人不知所措。
他不知道常氏为什么要帮助他们兄妹,但这份善意却让他眼眶含泪。
自从母亲离开家之后,他就没有感受到外界给予他的温暖,就在这一刻之前,他甚至想过就算用偷用抢的,他也要养活他跟妹妹两人,等他长大成人,再向那些害了他娘的人报仇。
甚至他还想过到时候揣着一把刀把仇人杀个干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快意恩仇莫过于如此。
可是手中簪子的份量却让他犹豫了,这份善意让他想走歪门斜道的心瞬间冷却。
“哥,哥……那花轿要进解家门了……我们还要跟吗?”
妹妹喘息的声音让少年自那种滚烫的情绪中抽出来,解家的大门比卢大户家的门还要难进,毕竟一个是书香门第,家中子侄大多能出仕为官;一个是商户,两者天差地别。
“我叫张英达——”
少年嘶吼的声音隔空传来,常曦没有回头去看,嘴角那抹笑意怎么也下不去。
真是个单纯的少年啊,殊不知每样礼物都会暗中标好价格。
她果然从来都不是一个好人,常曦自嘲。
接下来就得看他有没有悟性和恒心了,毕竟考验才刚刚开始,她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会收到门下的。
解家迎亲的嬷嬷倒是回头看向那站在大门外大喊大叫的兄妹俩,眉头又皱得能夹死苍蝇,不过她以为这兄妹俩是看到府里办喜事想要讨点吃的,最后到底是让人拿了点吃食出去打发这兄妹俩走人。
一路上坐着花轿被晃得头更晕的常曦,对于那迎亲嬷嬷的举动不予评价,直到花轿落下,她被扶了出来。
果然如她所料,这跟正常的成亲是有区别的,仪式简陋了许多,东拜拜西拜拜后,她就被送进了所谓的喜房。
一坐到床上,她这才觉得头没有那么晕了,方才有心思打量这所谓喜房的布置。
只怕不用一个晚上,赵婆得了一笔巨款的消息就会在痞子混混那儿传开来,毕竟从古至今,为了钱财铤而走险的人不知凡己。
当然这钱财于她又是另一番局面了,毕竟迈进了解家,这钱暂时就是安全的,解家怎么样也算是当地的大户人家。
这些道理她是不会说给赵婆听的,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渡自绝人。
更何况原身的离去,赵婆也有一份责任在,要不是她为了赚钱给解许两家牵线,原身就算活得不幸福,但至少还有命在不是吗?
赵婆兴高采烈地抱紧怀里的银两,看到周围人贪婪的目光,她立即凶狠地回瞪过去,看什么看,这钱是老娘的,谁也别想打它的主意?
后面追上来的朱氏看到常三娥那贱蹄子居然把钱给了赵婆,当即气得头顶要冒烟,她脱下脚上的鞋,“常三娥,我打死你这个败家精……”
常曦哪会站在那里让朱氏找麻烦?
她这会儿赶紧坐上花轿,继续让赵婆顶在前头,“干娘,剩下的拜托您了。”
边说还边拍了下怀里剩下的一百两,暗示赵婆还会有钱拿。
赵婆浑浊的老眼一亮,忙不迭地点头,“三娥,你且先去解家,这儿还有干娘给你顶着。”
一旁一直没有吭声的解家迎亲嬷嬷,这会儿看常曦的目光微带探询,这常三娥跟之前了解到的性子有出入。
“嬷嬷,我们可以走了。”
常曦笑看向那迎亲嬷嬷,这会儿她也不惧这老嬷嬷探询的目光,要她一直忍着性子扮演常三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认知她会一早就给他们种下。
当然若是解家要毁约不典妻了,那她更是喜闻乐见,反正她是标的物,解家要找晦气自然还得冲着许家,这叫冤有头债有主。
解家的迎亲嬷嬷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示意轿夫起轿,一旁的侍女忙跟在后面。
朱氏举着鞋子正要打,就看到解家的花轿起轿了,她忙开口要拦,“等一下,那常三娥偷……”拿了我家的银子……
还没有说完,脚就被赵婆给重重一绊,朱氏当却摔了个狗吃屎,牙齿甚至磕到了下巴,顿时鲜血直流。
“死虔婆,你……”
赵婆哪会给她爬起骂人的机会,接连重重踹了朱氏好几脚。
朱氏此时全身都痛,哪还有力气骂人?就连赵婆怀里常曦给的银子,她现在也没有力气夺回来,遂,只能用吃人的眼光瞪着赵婆。
赵婆才不怕她瞪眼,冷哼一声,抱着银子急忙家去了。
附近看热闹的人没人多看朱氏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样子,而是火热地看着赵婆的一举一动,正确来说,是她怀中的银子。
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
解家迎亲的嬷嬷回头看了眼散场的局面,目光又看回轿中的常曦,这常家娘子真不一般,心里斟酌着要不要把这事禀告给自家夫人。
轿中的常曦把剩下一百两银子揣到袖袋里,在她看来这银钱并不多,她对金钱的渴望可不绝于此。
悲春伤秋没有必要,她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缅怀上辈子,过去了就过去了,展望未来更重要。
这一路,她也没有闭目养神,而是掀起轿上窗帘的一角,看外面的街景繁华,看从中有没有商机可寻,钱能生钱才是最重要的。
心里正暗暗盘算着,她却突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牵着一个同样穿得破烂的小女孩,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两人的表情都很木然,与周围穿梭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两人在她记忆里还真有,就是赵婆口中那个典给卢老爷生儿子的张家儿媳妇的孩子。
兄妹俩没有母亲照拂过得那是猪狗不如,常曦对此深有体会,上辈子母亲死后,别人以为她没了倚仗就都冲上来企图踩一脚,那段时间她没少收拾不长眼睛的人。
她的眼睛微微一眯,目光落在少年的身上,还没有成人身板的少年郎背影单薄,但那牵着妹妹的手却是抓得很紧,那就说明这是个有温度的少年。
人还有温度,那就不算是行尸走肉。
正好她现在也无人可用,或者这少年能成为她的耳目,不然进了解府,她就更难了解的外面的世界,两眼一抹黑那可不行。
她低头看了看袖袋中的银两,她当时掂了掂,一个约莫有二十两重,所以不能拿这银元宝扔给那少年郎,太多钱对他来说非幸事,他应该还没有本事护住天降之财。
她的手往头上摸了摸,当时没有细看解家都给她戴了什么头饰,摸了好一会儿才摸到一根不起眼的银簪子,她忙拿下来细看。
这簪子很细,并不重,做工也不精致,搜索了记忆,方才知道这是原主刚结婚时,许大郎送她的,当时许大郎对她还不算差。
没想到解家的侍女给她梳妆时,还把它也插了回去。
行了,就它吧,反正对于原主来说,这也没有什么纪念价值。
她看了眼那解家迎亲的嬷嬷,只见她两眼前视,显然注意力不在她身上,她瞅准时机,把那根细簪子朝那少年郎砸去。
一砸就中,很好,她的准头一如既往。
那走在路上的少年郎感觉有东西砸到自己,当即转头怒止而视,对上的正是常曦的笑脸,顿时被激得怒火上升,有病啊这女人?
气不过的他低头捡起那砸向他的东西就想砸回去,哪知手却被踮起脚尖的妹妹抱住,小声喊,“哥,哥,别砸,这是银簪子……”
什么,银簪子?
少年郎错愕地看着手中抓着的东西,真的是银簪子,那女人拿银簪子砸他?
他怎么感觉那么魔幻?
哪有人会拿银簪子砸人?要开玩笑也不会拿银簪子。
就在他愣神之际,那花轿已经越过了他们兄妹往前抬了,拉着妹妹他就追了上去,这女人是什么意思?
他追了上去,可看到花轿旁边的嬷嬷丫鬟,他又不敢真去拦下花轿问个明白。
这个女人他还真认识,街尾那许家从乡下娶回来的婆娘,长得很好看,听说姓常,毕竟他常听人提起她就唤常氏。
这也是个跟他娘一样的可怜人,许家将她典出去给解九爷生孩子了。
就因为母亲被典卖出去了,家里的爷奶和父亲一提起母亲就会骂个不停,继而连他们兄妹都厌恶上,压根不记得他们能吃上肉花的都是母亲的卖身钱。
常曦看到少年拉着妹妹执着地追着花轿,她的嘴角就含了抹笑意,看来她看人还是那么准。
若这少年是个贪心的人,这会儿早拿着银簪子去换钱买吃的了,看他兄妹俩的样子肯定是没有饱饭吃的。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才是收买人心的上好机会。
她朝那兄妹俩比划了一个吃东西的动作,然后用手指了指那银簪子。
少年一下子就明白了常曦的意思,这是让他拿银簪子换钱买东西吃。
这根细细的银簪子瞬间在他手中份量大增,那发烫的感觉犹如一颗心被置放在火炉里一样,炽热得让人不知所措。
他不知道常氏为什么要帮助他们兄妹,但这份善意却让他眼眶含泪。
自从母亲离开家之后,他就没有感受到外界给予他的温暖,就在这一刻之前,他甚至想过就算用偷用抢的,他也要养活他跟妹妹两人,等他长大成人,再向那些害了他娘的人报仇。
甚至他还想过到时候揣着一把刀把仇人杀个干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快意恩仇莫过于如此。
可是手中簪子的份量却让他犹豫了,这份善意让他想走歪门斜道的心瞬间冷却。
“哥,哥……那花轿要进解家门了……我们还要跟吗?”
妹妹喘息的声音让少年自那种滚烫的情绪中抽出来,解家的大门比卢大户家的门还要难进,毕竟一个是书香门第,家中子侄大多能出仕为官;一个是商户,两者天差地别。
“我叫张英达——”
少年嘶吼的声音隔空传来,常曦没有回头去看,嘴角那抹笑意怎么也下不去。
真是个单纯的少年啊,殊不知每样礼物都会暗中标好价格。
她果然从来都不是一个好人,常曦自嘲。
接下来就得看他有没有悟性和恒心了,毕竟考验才刚刚开始,她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会收到门下的。
解家迎亲的嬷嬷倒是回头看向那站在大门外大喊大叫的兄妹俩,眉头又皱得能夹死苍蝇,不过她以为这兄妹俩是看到府里办喜事想要讨点吃的,最后到底是让人拿了点吃食出去打发这兄妹俩走人。
一路上坐着花轿被晃得头更晕的常曦,对于那迎亲嬷嬷的举动不予评价,直到花轿落下,她被扶了出来。
果然如她所料,这跟正常的成亲是有区别的,仪式简陋了许多,东拜拜西拜拜后,她就被送进了所谓的喜房。
一坐到床上,她这才觉得头没有那么晕了,方才有心思打量这所谓喜房的布置。